2024-08-06 11:46:49 | 高考网
![]()
1、在山东2023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综合分数线是46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47325;
2、在陕西2022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理科分数线是35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26766;
3、在四川2022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4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67890;高考网
4、在山东2022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综合分数线是45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54824;
5、在贵州2020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1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2885;
6、在辽宁2020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2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5307;
7、在湖南2020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4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
8、在重庆2020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5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6151;
9、在云南2020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6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7756;
10、在山东2020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综合分数线是47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30991;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 1 | 土木工程 | 2023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467 | 247325 |
| 2 | 土木工程 | 2022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51 | 126766 |
| 3 | 土木工程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42 | 167890 |
| 4 | 土木工程 | 2022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456 | 254824 |
| 5 | 土木工程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10 | 102885 |
| 6 | 土木工程 | 2020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425 | 75307 |
| 7 | 土木工程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三批 | 447 | - |
| 8 | 土木工程 | 2020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50 | 66151 |
| 9 | 土木工程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1 | 77756 |
| 10 | 土木工程 | 2020 | 山东 | 综合 | 物理必选 | 普通类一段 | 470 | 230991 |
| 11 | 土木工程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8 | 134732 |
| 12 | 土木工程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0 | 89011 |
| 13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交通土建方向、岩土工程方向、水利水电工程方向) | 2019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96 | 102660 |
| 14 | 土木工程 | 2019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417 | 81702 |
| 15 | 土木工程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46 | 189057 |
| 16 | 土木工程 | 2019 | 山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452 | 174988 |
| 17 | 土木工程 | 2018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02 | 103891 |
| 18 | 土木工程 | 2018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三批 | 403 | 99521 |
| 19 | 土木工程 | 2018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50 | 91802 |
| 20 | 土木工程 | 2018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7 | 63848 |
| 21 | 土木工程 | 2018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3 | 131520 |

高考网(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简介的相关内容。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Guiya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坐落于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思雅路8号,毗邻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地花溪区和东盟国际交流周永久会址,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秉承“明理厚德,崇实担当”的校训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内涵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目前,学校正朝着成为全国“产教融合”示范性高校和全国一流民办高校的目标不断前行,持续为国家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拥有较完备知识体系的,具有高职业素质、高职业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专业技术类人才。
学校在校生15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965人,其中,海外客座教授2人,二级教授1人。省管专家4人,三级教授4人,博士教授3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17人,副高级职称329人,高级职称占比46.22%;具有研究生学历630人,占比65.28%。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33人,硕士学位497人;具有“双师型”教师290人,占比30.05%。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08亿元,图书馆藏书量146.85万册,电子图书资源11万种。各类实验实训室23个,校内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120余个。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22〕 2号文件精神,结合“四区一高地”的新发展格局,对标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实施大数据、大文旅、大健康及先进制造的“三大一先”人才培养战略,以“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学校办学至今,共培养了2万余名毕业生。近年来,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超过省本科线十五分以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超过96%,部分工科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8%,在全省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2024-07-25 01:43:32
2024-09-11 19:13:57
2024-09-10 03:17:10
2024-07-14 10:51:31
2024-09-09 05:23:00
2024-09-10 03: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