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9 19:36:30 | 高考网
![]()

导语:2017年浙江高考取消录取批次吗?作为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省,浙江紧密结合省情特别是教育发展现状特点,经过两年多的探索,走出了一条既体现浙江特色,又能为国家层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借鉴推广范本的高考改革之路。
对接高中课改,让学生有更大选择权
浙江省一直走在课改前列,注重践行“选择性教育”理念,让学生走向“关注自我,有意义的学习”。在此背景下,浙江高考改革从以下几方面破题——以“3+3”和“7选3”方式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根据新的考试科目设计,学生能有35种选择,完全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局限。数据显示,浙江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选“纯文”的约11%,选“纯理”的近20%,选“2文1理”或“2理1文”的近70%。这表明,改革实现了由相同科目竞争转换为特长科目竞争,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全科开考,所有科目的学考、选考每年都有两次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校学科教学计划,选择学考和选考的时间及次数。过去“平行志愿”难以兼顾地域、学校、专业等因素,文科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小,而浙江新的选科模式和志愿设置方式有效弥补过去的不足。据统计,目前浙江考生无论报考什么科目组,至少有68%的专业选择余地,最高可达91%。“浙江高考改革体系包含统考统招、三位一体、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等四种模式,再辅之以高校自主招生、农村专项等招生通道,学生选择高校的范围非常广泛。”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说,“通过选择,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使高校找到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实现‘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录其所愿’。”
取消录取批次划分,倒逼高校教学改革
高校招生以往都是按本科到高职院校分批次进行,这样的模式导致在人们观念中形成了高校等级之分甚至贵贱之别。浙江新的录取方案取消录取批次划分,所有高校实行“同台”无差别竞争,这样一来就彻底打破了以往的规则,实现了所有高校招生的起点公平。在此基础上,由以前的以院校为投档单位改成以专业(类)为投档单位。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从学校平行志愿,变为专业(类)平行志愿。普通类高考考生可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将依据考生位次、志愿顺序进行。计算机对考生所填报的80个志愿依次检索,一旦符合投档条件即直接投档到该院校专业。 对于大学来说,不同专业对于考生选考科目要求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难度,要在自己的兴趣擅长与高校的要求之间兼顾和平衡,但同时高校所有专业将失去学校的“庇护”,直接接受考生的选择,面临市场机制的竞争淘汰。这样一来就倒逼高校必须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改变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高度同质化的局面。目前,许多高校主动应对高考新方案,调整和整合专业结构,扩大按大类招生的专业范围,强化院系招生的作用和影响力,从学科专业层面积极推进招生选才与教育培养的衔接。浙江从2014年开始试点面向中职生的职业技能考试,如今已覆盖到全部17大类。同时,高职提前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实行多元录取模式以及“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15年起浙江在高职提前招生中试行“一档多投”,2016年扩大到35所院校。“一档多投”的录取模式,在有效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加强了学校间竞争特别是专业竞争力度,促进了高校的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
完善综合改革,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浙江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体系看起来复杂,但背后的价值指向十分明确——鼓励学生个性需求、高校多元选拔,同时保证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浙江于2011年首创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几年来,参与试点院校、专业和录取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15年,共有55所高校参与改革试点。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围绕科学选才和公平选才两条主线进行了严密的制度设计,由高校依据考生高中学考、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高考三方面成绩,通过材料评审、综合测评、合成综合成绩等“三次遴选”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的内在统一。调整资源配置方式,招生计划适度向特殊群体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为相对薄弱地区和弱势群体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从2014年起,浙江面向12个县实施地方专项计划,第一批次录取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2015年又实施了高校专项计划,29个县区自主招生录取率在全省占比由10%提高到23%;2016年扩大了地方计划总量,受惠县区扩大了29个,并根据教育部的意见更加“精准”地设定受惠群体。
1、掉档风险降低,专业调剂将成为历史
因为普通类平行录取的投档比例为1:1。具体投档时,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从高到低,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高校原来的专业分配权利几乎没有了,只是审核投档到该专业的考生身体条件、外语语种、政审评价等是否满足该专业录取要求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考生没有与学校招生章程要求相违背的`话,学生就不会被学校退档。
2、分段录取实质上和分批次录取区分不大
浙江新高考政策实施后,“3+3”的自选模式已不再分文理科,所以今后招生录取也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3类进行。其中,普通类专业主要有4个变化:改原来分批为不分批次;改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改学校平行志愿为专业平行志愿;改分批设提前录取为只设一个提前录取。分段比例录取方式主要参考原相应批次上线考生比例确定,分别按实考人数20%、60%(累计)、90%(累计)录取;分别对应原来的一、二和三批次,只是叫法不同,实际上与原来的分批次录取没有本质区别,均在原相应批次上线人数基础上略有扩大。
3、冰火两重天,院校强弱专业录取分数差距拉大
原来实行的是学校+专业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院校专业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幅度收窄,扁平化现象极为严重,而新投档模式实行后,某些高校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之间录取分数可能会有很大差距,必然会出现热门专业扎堆报考,录取分数大幅度提高,而冷门专业无人问津,录取分数会下降很多。比如财会类、金融经济类、医学类、建筑学、电气类、小语种等专业特别受家长和学生的追捧,分数会大幅上升。新高考录取流程是文理科普通段的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未完成的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类)未完成计划的,经学校申请,可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这种情况下考生取得优先选择权非常关键,新高考方案下,批次被取消,院系录取分数高低完全由学生的好恶决定,985/211院校的冷门专业可能到二批,而像上海海关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等传统的二本院校的强势专业,将很有可能在一段次即被录取满额,“捡漏”的机会将会很少。
4、教育部门不在遮遮掩掩,提供的数据更加详细具体 高考网
考试院会根据新高考招生录取办法结合往年高校专业录取情况,提供前3年各高校投档线和相应名次;前3年各高校专业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应名次。同时提供当年考生成绩位次以及相应的选考科目总分一分一段表,让考生在选择上有据可依。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会有所改观。
5、多元录取实施,但唯分数论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新高考投档办法还是以高考总分(语数外分数+三科选考分数)确定,分数为王或者是唯分数论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但是考生位次排序的方式却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普通类考生位次按普通类所有考生总分排定。考生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意思是当考生高考总分相同时,先去掉政策加分比裸分,仍然相同的时比“语文+数学”总分,再相同时比语文或数学的最高分,假设A考生语文120、数学110,B考生语文100、数学130,A最高分120低于B最高分130,故B考生优先,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以此类推。考虑到不再文理分科,语文、数学是考生必备的素养基础,因此在“位次”规则中规定先考虑语文、数学成绩,然后再考虑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

高考网(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冷门专业排名前十名的相关内容。
1、哲学
哲学是众所周知的冷门专业,因为它是公认的没有就业前景的专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都有开设此专业。
2、历史学
选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选择方面十分狭窄、发展比较局限。有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开设了此专业。
3、宗教学
宗教学是以研究宗教和宗教发展历史的社会科学,一般不会有人选择此专业,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开设了此专业。
4、考古学
考古学与个人兴趣联系很大,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持,又怎么能坚持考古这种枯燥的专业学习呢。
5、蚕学
蚕学专业是专门研究蚕的各种特征和习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由于它太过具体而很少受到人们的青睐。
6、草业科学
草业科学是指探索以草业为主的西部环境治理方法的科学,但是由于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一专业名称,所以报考热度并不高。
7、博物馆学
因为人们对博物馆学的认知度不高,认为此专业只能在博物馆上班,所以博物馆学成为冷门专业。但这一情况将在2020年得到改善。
8、听力学
听力学是我国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属于医学类的一个分类学科,专业性强,在社会上此类专业人才比较稀缺。
9、古生物学
古生物学是一门最具显示度的学科,但是它的报考人数极少,曾经被戏称为“六代单传”的专业。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大学都有开设本专业。
10、殡葬学
殡葬专业是冷门专业中的冷门,因为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都比较排斥它。但是该专业的毕业生十分好找工作,待遇和福利也不错。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网:www.30gaokao.com
2022浙江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及填报指南录取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3类进行。普通类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提前录取实行传统志愿,平行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普通类考生分两段,分别按实考人数的60%、90%划定。另按实考人数的20%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录取或特殊类型招生的招生录取。2022浙江高考志愿录取规则普通类平行录取。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1)志愿设置。
2023本科批次录取时间表关于2023本科批次录取时间表的回答如下:1、2023广东高考录取时间:提前本科批录取时间:7月9日起;本科批录取时间:7月16日至7月24日;高职专科提前批录取时间:8月1日;高职专科批录取时间:8月2日至8月6日2、2023四川高考录取时间:本科提前批:7月8-7月11日左右;本科第一批:7月22日左右本科第二批:8月
2022高考各批次录取时间各省录取时间会有所不同,请及时关注本省教育官网公告。例如河北省2022年本科各批次录取时间表1.本科提前批A段:7月7日至10日集中填报志愿的录取;7月12日征集志愿的录取;2.本科提前批B段、对口本科批:7月13日至14日集中填报志愿的录取;7月16日至17日征集志愿的录取;3.本科提前批C段:部分艺术:7月18日至19日集
高考录取批次是如何划分的?高考录取批次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扩展资料:高考录取批次变革:截至2018年11月,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江苏
什么是高考录取批次是如何设置的很多同学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会接触到录取批次,那么什么是录取批次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高考录取批次是什么意思由于在每个省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将不同类型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分批次录取既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招生,也有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除提前批外,批次越靠后,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会逐批降低,只要正确掌握
河南高招各批次录取时间本科7月8日到8月1日,专科8月5日到8月7日。根据查询河南教育网显示,截止到2023年8月11日,2023年河南高招各批次录取时间为本科提前批为7月8日到10日,本科一批,二批为7月11日到8月1日,专科批为8月5日到8月7日。2023河南一批次录取时间2023河南各批次录取时间如下:1、本科提前批:07月08日-10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07月08
浙江高考26万位大慨多少万次会录取25万。根据查询精英考试网显示,2021年浙江省高考全省普通类考生26.9万,录取25.75万人,录取率为百分之九十五;2023年浙江高考共39万考生,录取新生包括普通高考招生27.8万人,录取率百分之六十。浙江高考历年录取率93.6%,95.19%。根据查询浙江省教育局官网可知,2022年浙江高考录取率93.6%。一本录取率15.96%;一本上线率1
二本军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军校没有一本二本之分,只有批次的差异,一本和二本分数线基本相同,某种意义来说二本比一本还难,因为名额有限。军检线为550分左右,每个省份略有差异。军校和普通高校填报志愿是一起的,至于考前考后要看你所在省市区的规定。高考填报志愿第一大栏就是军校等提前录取志愿,有意愿的话就填报,没意愿的话就空着报考军校要参加指定的体检等审查程序,以确保未来军官的素质,如果身体不好、
2024-09-10 02:42:37
2024-10-25 03:19:09
2024-10-16 12:41:06
2024-09-30 17:58:45
2024-11-02 05:58:27
2024-10-15 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