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23:50:28 | 高考网
![]()
奥数“忠粉”:停奥数,不科学
四年级家长李华(化名)两口子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对于这次叫停奥数杯赛的做法,夫妻俩意见不小,“我们都来自小城市,从小就是各种奥数竞赛一等奖上来的。如果没有奥数,我们这种寒门学子怎么上北大、清华?没有奥数,中国数学天才难道从此以后不培养了?”
儿子目前在上海一所公办小学就读,妈妈李华从未给他报过奥数培训班。但在孩子三年级时,她有意识地搜罗了一些奥数题让孩子自学,“他真正属于学有余力的那种孩子,又喜欢数学”。
李华介绍,孩子三年级时“裸考”中环杯、小机灵杯(上海四大奥数杯赛),均拿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年,本来还想让孩子试试杯赛的李华发现,比赛连报名都报不上了,“小机灵杯停赛了;中环杯据说要偷偷报名,我们没赶上;走美杯报上了,但临考前停了;好不容易报了全国级的华杯赛,又被叫停了。”
“华杯赛”的叫停,最令李华“伤心”。她和丈夫都是“华杯赛”的忠粉,也是凭借“华杯赛”中的优异表现,夫妻俩均在高考后进入了中国最高学府就读。
事实上,不仅在上海的“小升初”阶段,即便是在全国高考阶段,奥赛成绩也是含金量最高的“参考值”。
2015年之前,五大学科奥赛如果能获得省级一等奖,便有机会保送至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名校;从2015年起,教育部取消了对奥赛奖项加分的规定,但奥赛奖项在高校自主招生中能直接获得降分资格。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是真正有希望成为数学尖子的,不能断了他们的路。”李华代表了一部分尖子生家长的态度,“如果没有奥赛,尖子生怎么证明自己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奥赛确实在全球范围内选拔了一大批优质创新人才。比如国际奥赛中的数学、物理基础学科奥赛生,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军。以数学学术领域的最高奖项菲尔兹奖为例,有统计显示,1990年到2005年间,该奖共颁给了26位数学家,其中13位是曾经的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得主。
“本来我们瞄准了小升初考华育(上海的一所民办初中——记者注),我感觉孩子完全可以凭本事进。现在好了,证书都没法考了,怎么进名校?靠关系?靠钱?”李华说,现在的小学生家长都是70后、80后,在孩子抵触情绪强烈、非常不喜欢数学的情况下,不会逼着孩子学奥数,“都是为了择校。择校不改变,光停了奥赛有什么用?”
李华注意到,教育部当前只是暂时叫停奥赛,做进一步梳理规范,而不是永久叫停奥赛,“我建议,今后政府部门办的比赛可以继续办,培训机构自己办的比赛应该严控”。
淡化应试,将有系列配套政策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唐晓杰早就注意到了家长“没证书拼名校”的心态,他告诉记者,这是政策变动后可能会出现的正常的“阵痛期”。
“教委早就有政策,不允许上海民办中小学看奥数成绩录取学生。但总有个别学校违反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长的焦虑。”唐晓杰说,解决家长焦虑、鸡血的根本手段,应该是实现尽量均衡的义务教育,“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水平都差不多时,家长可能就不会这样拼了”。
实际上,上海今年已经出台了有关“公民同招”的新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权衡利弊——为了考一所民办名校,而放弃家门口还算不错的公办学校是否值得?
唐晓杰透露,未来的趋势就是“鼓励就近入学”,淡化应试,“民办校的招生额度也会有所控制。现在有的区,民办校招生比例达到了20%~30%,这是不科学的。”他还透露了另一种可能——摇号上民办学校,“南京、杭州都已经试点通过摇号方式上民办学校,不鼓励学校再通过杯赛之类的‘挑学生’。”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10多年前就开始关注奥赛与入学挂钩的情况。但多年来,一边是教育部门的三令五申,另一边是依旧火爆的竞赛,“有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密考’,有的竞赛组织者,则把学校认可竞赛成绩作为竞赛宣传”。
他认为,奥赛虽然暂时叫停了,但如果不能对学校违规招生进行严厉查处、追究学校责任,还会有新的“奥赛”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落实这一点困难重重,“有的民办学校报名者太多,地方教育部门又要求民办学校招生不得举行笔试,只有面谈,从实际情况出发,民办学校要从那么多报名者中选出优秀者,会不了解学生参加竞赛、获奖的情况吗?”
熊丙奇的观点恰好与家长们提出的“鼓励政府办奥赛”相反,他认为应当叫停政府背景的竞赛。“这样的竞赛因政府主导,由行政赋予权威,会滋生各种问题。”他认为民间机构只要规范组织竞赛,给学生提供评价参考,由学生自主选择,“政府部门没有理由叫停”。
专家与家长们一致的观点是,只要有择校存在,就会有择校的工具。取消了这个工具,必定会出现另一个工具,取消了公开的竞赛,必定会产生地下或者山寨的竞赛。
“孩子们很苦,我看到很多小学生从周一到周日,没有休息日。这种风气一定要先压下去。”唐晓杰说,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成为“人中龙凤”,但“读书好”与“成功”之间并没有绝对必然的联系,并且奥数并不太适合小学年龄阶段的孩子,“人不是只有智商,还有情商。全民奥数环境下,孩子都变成书呆子了,国家未来还有什么希望?”

高考特长生就是指艺术和体育的特长生,艺术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不同的学校对体育学生所属项目的要求不同,具体哪类体育特长生可以报考哪些院校,可以参考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
例如,北京市规定,今后本市认定的高考持有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的测试项目,将被限定为15项。它们分别为:足球、篮球、排球、棒球、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定向越野。
此政策的最大变化在于,航海模型、航空航天模型、汽车模型、无线电测向、业余电台(简称“三模两电”)和棋牌类项目的体育特长生认定资格将被逐步取消
扩展资料
高考新政
2010年4月26日,经媒体调查,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的加分规定,而有些省市自定的加分规定有违国家政策。
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将开始适用这项新的加分政策,他们参加高考的年份正好是2014年。而2010年(含)以前已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仍可适用调整前的相关政策。
2011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这一消息。
自2013年9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各省份招生考试部门就开始陆续发布2014年高考相关信息,截至2014年5月,31个省份均已正式出台高考新政。其中,各地加分大瘦身最引人关注。《法制晚报》记者盘点2014年新调整的31省份高考加分照顾政策发现,此轮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
多地奥赛获奖者剔出保送行列,甚至加分名单。与往年相比,此次调整涉及奥数、科技类、体育项目、少数民族等传统加分领域,不少省份既减项又缩水分值。
例如四川高考加分项目大瘦身,和2013年相比共删除29个加分项目,另外还有17个项目缩减了加分分值,而北京市此前公布的高考加分调整方案也提出
在2014年高考中,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有所减少,由原本的15项缩减到10项。而少数民族考生由增加1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5分投档。市优秀学生干部由增加20分投档调整为增加10分投档。
按照规定,2014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限定为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8项,各省还可根据本地情况,增加一般不超过2个强身健体项目。
内蒙古甚至提出更加严苛的方案,即2014年开始,对高水平运动员、高考体育加分者需要统一实施全区体育测试,不合格则不予加分。
统计发现,虽然竞赛、体育接连缩水,但有13个省份的高考加分项目中,提到了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其中,10地提出见义勇为者加10分奖励,而北京、浙江、四川三省份奖励加20分,山东省甚至在自选项目里仅保留了“见义勇为”这一项加分。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
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参考资料:

高考网(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何奥数至今阴魂不散原因的相关内容。
被公认为水平最高的数学竞赛——奥数,在我国已经演变成一场“全民奥数战争”。8月28日,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秋季开学“监管令”中明确提出,严禁奥数与中小学录取挂钩。事实上,早在11年前,教育部就已下令禁止奥数与升学挂钩,然而,为什么至今奥数都阴魂不散呢?
【新规】严禁奥数与中小学录取挂钩
8月28日,教育部网站挂出了一项通知,要求从幼儿园到高校在内的各级学校在即将开始的新学年必须规范办学准则,严格管理工作。这一秋季开学“监管令”共有30条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知要求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禁止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坚决制止“奥数”等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学校录取相挂钩的行为,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重点班。严禁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等。
【尴尬】11年难退奥数热
其实,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发布禁令,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但11年过去了,“奥数”仍未绝迹。
在2009年10月,成都就出台五项禁令封杀奥数等学科竞赛,禁令中的一项就是各学校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奥数”等学科竞赛成绩和“小升初”挂钩。2010年,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地也陆续采取措施,禁止举办奥数班、叫停“奥赛”。
2010年,教育部有关高考加分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规定国内奥数赛事只加分不能保送。而且,不少省已取消了奥赛加分的项目。
今年,我省也规定,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奥赛获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可加10分,但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获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新办法从2014年起执行。
虽然各个新政都要给奥赛降温,但事实上,新政并不能阻挡家长让孩子学奥数的热情。
【现状】很多孩子“被奥数”
目前,郑州市有很多培训学校都开办有奥数班。
某媒体曾对全国31个省、区、市12525名公众的调查发现,53.8%的人表示自己周围参加奥数培训的孩子“比较多或者很多”。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49.1%的人在中小学时期参加过奥数培训。
“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先学了再说。”不少家长表示。为啥非逼着孩子学奥数呢?“如果想让孩子将来上个好初中,就必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奥数。”一位姓李的家长一语道破天机。
据了解,郑州市小升初虽然是划片就近入学,但暗中考试已成为各学校招收好学生的“潜规则”。可小升初考试怎么设置障碍呢?奥数就在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奥数的分值差不多占到考试总分的一半,要进名校,奥数就是敲门砖。”家长陈女士表示。
【调查】家长建议直接让奥数回归本质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59年成为国际赛事,1986年我国开始派学生参赛。这项专为高中学生设的竞赛活动,到了我国,小学生、初中生却“反客为主”成了主力军。
那么奥数到底该何去何从呢?某网站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70.4%的人认为奥数应回归特长教育本身,满足对数学真正有兴趣的学生,78%的人赞同斩断奥数的利益关系,不要与择校、升学、高考挂钩。
这么多孩子学奥数,那么学奥数到底有多大作用?一位中学数学老师表示,作为一种学习竞赛,奥数对于引导学生自学和思维培养都有好处。但对大多数对奥数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奥数是个“毒瘤”。
新浪微博上,不少博友也对取消奥数与升学挂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丁兆林:奥数在全世界都是中学生的事,唯独在中国被推广到了小学生的范畴,典型的拔苗助长。
【专家】奥数是素质教育的“拦路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数与素质教育是两条截然相反的路径。”郑州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咨询师王海勇表示,奥数是具有选拔性的考试,已经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大“拦路虎”。
王海勇认为,目前,奥数的培训主体是校外培训机构,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家长和学生的择校需求,导致奥数培训愈演愈烈。
奥数虽然备受诟病,但对数学爱好者还是有用的。他建议,各地区可成立专家组,由专家判断一个孩子是否适合学奥数,并给予集中辅导,让真正的数学爱好者可以不受升学束缚。同时,他又认为,奥数热是现行教育的必然产物。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家长要择校,学校就要从众多报名者中选拔佼佼者。取消了英语考试,奥数填补,取消了奥数,但还有其他类似的考试出现。只有家长们不再去为孩子抢名校入学资格时,无论是奥数还是其他考试才能抛去功利色彩。
■ 权威声音 我们为什么反对“奥数热”?
前不久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83.6%的.公众支持改革或取消奥数。奥数,本来可以让孩子们感受数学之美,但一旦搭上“升学战车”,立刻就变了味儿。我国的“全民奥数”,却让95%的学生成了陪练。奥数被异化,毁掉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权威专家对此忧心忡忡:“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伤害着整整一代少年儿童”。
变了味儿的奥数,亟须走出功利主义的泥潭和应试教育的误区。
“奥数热”降温谁来釜底抽薪?
为“奥数热”降温,不能扬汤止沸,必须釜底抽薪。鉴于以往治理奥数的效果,仅仅口头强调“奥数与升学脱钩”是不够的,治本之策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区域和城乡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难题。而能否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政府是否作为、是否给力。
■ 春晓评弹
停不掉的奥数背后
在喜欢数学的人看来,奥数这种扎实的练习、刻苦的写写算算,一点都不为过。但对于普通孩子和文艺孩子,奥数到底是不是必需? 高考网
看看奥数在中国的“前世今生”,不难发现它的含金量和功利性。奥数培训机构并不关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而仅仅是通过有偿服务,让孩子们的奥数成绩成为“小升初”的敲门砖。科学家们早已达成共识:只有少数学有余力、有数学天分的孩子适合学奥数。但是为了角逐进入中学的名额,家长们不得不给孩子报名,因为大家都在学奥数。
使奥数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导致的“择校热”。其实,政府对奥数的治理一直没有停止。但每次宣称要对奥数进行最严厉治理的地方,几乎都是高调开场,草草收尾,学生仍深陷苦海。
奥数的生命力如此顽强,还在于其背后另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停不掉的奥数,只缘清理措施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只要和升学挂钩,奥数就会屡禁不止。只要关系到某些人的“钱途”,奥数就不会轻易被停。
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当代社会,无论公立还是私立教育资源,都不可能不考虑市场竞争和教学成绩,而另一方面,现行的应试教育更是真正让各方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要动真格治理奥数培训,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让其真正和升学脱钩。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奥数杯赛被叫停培训没停 家长担忧孩子拿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网:www.30gaokao.com
孩子高考前家长应该怎么做■考前2天,千万别让孩子熬夜。最后2天,即使孩子每天只睡4小时(别人正常睡8小时),最多也只能比别人多复习4小时×2天=8小时。熬夜带来的好处不多,却容易导致第二天头晕脑胀、思考问题反应慢、低效……还容易出车祸。因此千万别熬夜。考前一天,甚至要早睡一些,当然也不要轻易地吃安眠药,以防打乱正常的神经功能。■考前45分钟,离家出发前,喝半杯咖啡或浓茶。让神经兴
艺考培训机构哪家好在艺考培训机构的选择上,没有一家机构可以被认为是绝对的好或坏,因为每个机构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优势。根据口碑、教学成果、师资力量等方面,以下几家艺考培训机构在业内被广泛认可:1、微力量:这是一家拥有强大品牌价值和口碑的艺考培训机构,其教学质量和成果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认可。微力量的优势在于其专业的师资团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针对不同考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
杭州艺考培训哪家好杭州比较好的艺考培训机构如下:1、杭州老鹰画室。这是杭州老牌画室,规模大,在全国美术培训行业拥有较高声望。培养的学生在历届美术高考中取得傲人的成绩。2、杭州智衡传媒教育中心。这是浙江唯一由大学官方开设,在大学校内上课,有多个实践基地。大学老师和知名主持人联合授课。主打特色导师超小班课程,专业课通过率高。3、杭州三台山画室。三台山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舞蹈艺考培训学校哪家好舞蹈艺考培训学校推荐选择舞研艺考。舞研艺考是国内集团型艺术类教育领军企业,业务涵盖舞蹈艺考、舞蹈考研、舞蹈附中、音乐艺考、表演艺考、少儿舞蹈、少儿音乐等多个培训项目,形成了体系化、持续性的学习优势。舞研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拥有北京超豪华的教学培训校区,在全国开设安徽合肥、山东济南、河南郑州、四川成都、广东广州五大分校及武汉、长沙、西安、福州等多家舞蹈教学中心
艺考培训哪家好艺考培训机构以下比较好:1、老鹰画室老鹰画室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浙江杭州,目前在成都、象山、温州等七个城市均设有分校区的知名美术培训辅导机构,招揽了大批毕业于国内各大知名高校,有着丰富从教经验的专业老师,每年招生范围遍布全国多个城市。2、白塔岭白塔岭是一家成立于2002年杭州,专注于美术类教育培训的连锁绘画培训机构,目前除了针对考生的考
编导艺考培训学校哪家好编导艺考培训学校好的有如下:1、中影人艺考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温都水城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正门对面100米(中戏校区)。2、薪火艺考地址:北京市区朝阳区酒仙桥东路10号798艺术园区UBP恒通国际商务园薪火艺考。3、中艺纵横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井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C14号楼4层。4、北影艺考(昌平中戏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温都水城火炬广场北
编导艺考培训哪家好?中影人艺考、薪火艺考和新干线艺考编导艺考培训好些。1、中影人艺考。中影人教育编导中心,占地面积1500平米,配备了专业的多媒体教室、高级影棚、小剧场、黑匣子、形体教室等专业硬件设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高标准的硬件设施、食宿学一体化的环境为编导学子学习专业及取得骄人成绩提供有效的保障。编导中心多年以来一直和高校均有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每年都会在大学
艺考培训机构哪家好在艺考培训机构的选择上,没有一家机构可以被认为是绝对的好或坏,因为每个机构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优势。根据口碑、教学成果、师资力量等方面,以下几家艺考培训机构在业内被广泛认可:1、微力量:这是一家拥有强大品牌价值和口碑的艺考培训机构,其教学质量和成果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认可。微力量的优势在于其专业的师资团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针对不同考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
2024-09-10 02:42:37
2024-09-30 17:58:45
2024-11-02 05:58:27
2024-11-06 08:48:35
2024-09-05 07:22:49
2024-10-09 00: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