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9 18:35:58 | 高考网
![]()
高考填报建议:
建议中分段考生(8万位次-16万位次之内),设置96个志愿的时候,可以以“稳”为主,96个志愿当中至少要保留48个志愿是作为稳这一阶段的,冲的部分大概24个,保的部分24个。
建议低分段考生(20万位次之后),同学们在设置96个志愿的时候一定要保底的部分多一点,大概有一半的数量要放到保底上,也就是说48个志愿要放到保底,其中24个冲,24个稳。
冲:选择自己位次比近三年来录取位次低10%左右的学校即可。
稳:选择近三年录取位次刚好和自己位次差不多的学校。
保:选择自己位次比近三年来录取位次高10%-15%左右的学校。
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
1、了解专业: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包括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方面,避免盲目选择。
2、注意填报顺序:填报志愿时需要按照优先顺序填报,即优先填报自己最想要的专业和学校,其次是备选专业和学校。 高考网
3、注意学校定位:选择学校时应该注意该学校的定位,如是否是985、211高校、双一流等,以及该学校在所选择专业上的优势和劣势。
4、注意分数线: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所填报学校和专业的分数线,以免填报过高或过低导致录取困难或选择范围过小。
5、注意地域限制:一些学校和专业可能会有地域限制,考生需要了解并避免因为地域原因而影响自己的志愿填报。
6、确认信息准确:在填报志愿之前,需要仔细确认所填报的信息是否准确无误,以免填写错误导致志愿填报失误。

300-1000的差距比较好,因为其实排名的影响并不大,一般平行志愿,只要前面的学校不是特别离谱就可以被录取。
为了确保他们能够学习,大学的选择也是最重要的。
建议选择那些低于自己参考值15分的学校作为保底学校,这样的选择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高考成绩一般填报平行志愿的考生最好不要采用教育专家所谓的抢注方式,以免放卷子落入下一批卷子的回卷子。
对于高考成绩较高的考生来说,如果第一个志愿者必须去自己向往已久的名校,那么在第一个志愿者中就必须提交专业。
用排名的方法选择有保障的学校比较不准确,也比较困难。最简单最准确的方法是把自己今年的考试成绩转换成去年的省份排名,再找出去年那个位置相应的考试成绩,以自己作为报考志愿的参考分数。
扩展资料:
填充平行志愿者的基本原则是:
1、在多个平行志愿者之间设置一定的分数梯度。一般情况下,志愿者之间的差距是5-8,最后一位的差距更大,以保证这批人的入场。
2、高考成绩在一般考生平行填写志愿时最好不要采用教育专家倡导的所谓“急填法”,以免被放入下一批档案回档。
3、对于高考成绩较高的考生来说,如果第一个志愿者必须去自己向往已久的名校,那么在第一个志愿者中就必须提交专业。

高考网(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志愿填报一定要冲稳保吗的相关内容。
志愿填报冲稳保按实际需求即可。
志愿填报是高考考生在填写自己的志愿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进行选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是否采取冲稳保策略。冲稳保是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志愿填报策略。它包括冲刺一些分数较高、竞争激烈的高校和专业,同时保底也填报一些分数相对较低、录取可能性较大的高校和专业。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至少能够被其中一所学校录取。
冲:选择一些分数较高、竞争激烈的高校和专业作为志愿填报的首选。这些学校和专业通常代表着较高的知名度、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录取分数线也相对较高。选择这些高校和专业的优势是如果考生的成绩符合录取条件,有机会进入一流大学。
稳:选择一些分数相对较低、录取可能性较大的高校和专业作为志愿填报的备选。这些学校和专业虽然综合竞争力可能相对较弱,但是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考生的录取机会也较大。选择这些高校和专业的优势是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确保至少能进入一所大学。
保:选择一些分数较低、录取机会较大的高校和专业作为志愿填报的保底。这些学校和专业虽然可能在某些方面和一流高校存在差距,但是确保考生至少能够被这些学校录取。选择这些高校和专业的优势是确保不被录取空缺,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教育机会。
采取冲稳保策略并不是必须的,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志愿填报的目标。需要考虑:
1、自身实力和成绩:如果你的成绩相对较高,自信能够达到一些比较高分数线的学校和专业,那么可以更多地冲刺一些理想的目标。如果你的成绩相对一般,可以更多地考虑保底和稳妥的选择,避免风险。
2、兴趣和职业规划:志愿填报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学校的排名,更应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风险承受能力:冲稳保策略可能会增加一定的风险,因为冲刺的高校和专业录取难度较大。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家庭的意愿来做出选择。
填志愿的意义
1、合理规划人生发展:填志愿是一个综合学生个人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的过程。通过认真思考和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可以帮助考生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做出规划。
2、综合考量个人因素:填志愿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兴趣、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等个人因素。通过自我认知,选取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和学校,能够提高学习动力,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空间。
3、提高就业竞争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可以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合理选择专业、考虑就业前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能够使考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并有更多机会获得满意的职业发展。
4、实现个人价值和兴趣追求:填志愿是考生实现个人价值和兴趣追求的重要一步。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专业,能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志愿保底的话得比自己的名次低多少才合适啊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高考网:www.30gaokao.com
志愿保底的话得比自己的名次低多少才合适啊300-1000的差距比较好,因为其实排名的影响并不大,一般平行志愿,只要前面的学校不是特别离谱就可以被录取。为了确保他们能够学习,大学的选择也是最重要的。建议选择那些低于自己参考值15分的学校作为保底学校,这样的选择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高考成绩一般填报平行志愿的考生最好不要采用教育专家所谓的抢注方式,以免放卷子落入下一批卷子
高考报志愿时的保底学校一般比自己的分数低多少呢?建议选择那些比自己参考分低十到十五分的学校作为保底院校,这样选择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保底院校的选择,正常情况下是考生的分数能够拿下保底院校的大部分优势专业,甚至是王牌专业,同时要求招生数量要多并且相对稳定。按照现行的志愿模式进行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从志愿结构构成的角度出发,大部分案例都是在前几个志愿就已经被录取了,保底院校只
高考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最多能比自己名次高多少冲一冲的院校,投档名次号一般距离自己名次号多少比较合适,并没有科学的理由。所“冲”者,既有学校,也有学校的某专业。所以,“冲”的学校,也应是和自己成绩相当的,名次号控制在至多超自己成绩300位以内为好。一般冲的时候,还要考虑专业因素。有的时候,你可能有幸冲击到一个好学校,但专业给你分配的是“特殊教育专业”。这种情况,是必须要考虑的。怎样
高考后如何填报合适自己的志愿?高考后填报志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填报合适的志愿:1.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首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将有助于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你可以回顾高中阶段的学习经历,思考自己最喜欢哪些科目,以及在哪些方面有特长。2.收集信息:在填报志愿之前,你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包括各个学校的
高考填志愿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高考填志愿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决策过程,需要考生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职业前景、专业特点、学校实力等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考生做出更合适的选择:个人兴趣与爱好: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有动力和满足感。考生可以通过回顾自己平时喜欢的课程、活动或是业余爱好来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职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为了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选择,本文将提供一些重要的考虑因素,以便您能够全面了解一所大学,并做出明智的决策。1.学术实力:了解一所大学的学术实力可以通过学校的学科排名、教师的学术背景与成就,以及学校的科研成果来判断。可以查找相关的学术排名榜单,如世界大学排名、学科排名等,了解该大学在国内或国际上的学术地位。通过查阅学校的官方网站,可以了解学校的研究项目、科
高考志愿填报,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可以提高投档命中率和性价比,也可以降低填报志愿的风险,那么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比例是多少呢?冲稳保垫之间多少位次合适?本期老师将为大家一一解答。一、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比例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在录取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地位,众所周知高考志愿填报讲究的是冲稳保垫,那这四个梯度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比例最好呢?以下为大家推荐
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昭信高考复读校好么?历年来,重庆市教委在陈家坪会展中心举办的高考志愿填报会,里面只有一家复读校。历年来,重庆市考生志愿填报的唯一官方网站上面也只有一家复读校。历年来,重庆市考生手中的《志愿填报指南》、《招考信息合订本》上,也只有一家复读校。一个有着6年办学经验,200多人的在校生规模的复读校。一批长期从事高三教学,吃住与同学们在一起,他们把学校当成自己
2024-09-10 02:42:37
2024-10-25 03:19:09
2024-10-16 12:41:06
2024-09-30 17:58:45
2024-11-02 05:58:27
2024-10-15 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