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 01:02:45 | 高考网
![]()
1、在新疆2022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理科分数线是39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
2、在甘肃2022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2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0974;
3、在贵州2022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2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7492;
4、在江西2022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0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9799;
5、在江苏2022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物理类分数线是51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7329;
6、在广东2022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物理类分数线是51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15531;
7、在江苏2021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物理类分数线是48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8727;
8、在云南2021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理科分数线是49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2779;
9、在江西2021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理科分数线是50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2574;
10、在福建2021的无锡学院信息工程物理类分数线是50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1227;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 1 | 信息工程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94 | - |
| 2 | 信息工程 | 2022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K段 | 427 | 40974 |
| 3 | 信息工程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27 | 67492 |
| 4 | 信息工程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2 | 59799 |
| 5 | 信息工程 | 2022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10 | 97329 |
| 6 | 信息工程(无锡校区) | 2022 | 广东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18 | 115531 |
| 7 | 信息工程 | 2021 | 江苏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488 | 98727 |
| 8 | 信息工程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95 | 52779 |
| 9 | 信息工程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2 | 62574 |
| 10 | 信息工程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04 | 51227 |
| 11 | 信息工程 | 2021 | 河北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08 | 79620 |
| 12 | 信息工程 | 2020 | 江苏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30 | 120728 |
| 13 | 信息工程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06 | 106909 |
| 14 | 信息工程 | 2020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11 | 61854 |
| 15 | 信息工程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批 | 448 | 67005 |
| 16 | 信息工程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464 | 75758 |
| 17 | 信息工程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4 | 139035 |
| 18 | 信息工程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84 | 75356 |
| 19 | 信息工程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1 | 79358 |
| 20 | 信息工程(在无锡校区就读)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批 | 516 | 101680 |
| 21 | 信息工程 | 2019 | 广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 | - |
| 22 | 信息工程 | 2019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68 | 114055 |
| 23 | 信息工程 | 2019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85 | 113574 |
| 24 | 信息工程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01 | 25006 |
| 25 | 信息工程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C段 | 417 | 97639 |
| 26 | 信息工程 | 2019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21 | 66076 |
| 27 | 信息工程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47 | 187430 |
| 28 | 信息工程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6 | 150867 |
| 29 | 信息工程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6 | 76669 |
| 30 | 信息工程 | 2018 | 广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 | - |
| 31 | 信息工程 | 2018 | 广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56 | 110060 |
| 32 | 信息工程 | 2018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379 | 125647 |
| 33 | 信息工程 | 2018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08 | 26182 |
| 34 | 信息工程 | 2018 | 甘肃 | 理科 | - | 本科三批 | 421 | 68201 |
| 35 | 信息工程 | 2018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22 | 202671 |
| 36 | 信息工程 | 2018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5 | 159519 |
| 37 | 信息工程 | 2018 | 江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5 | 73602 |

高考网(https://www.30gaok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无锡学院简介的相关内容。
无锡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2002年5月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无锡学院、无锡研究生院、大学科技园“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高考网
学校位于无锡市锡山大道333号,毗邻锡东新城核心区、无锡高铁东站、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总面积33.5万平方米,是一所现代化的智慧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低碳校园。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留学生近300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700余人。
学校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有物联网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大气与遥感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法政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等14个教学单位,6个硕士点(与南信大联合培养),42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文、管、经、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自动化、金融工程等11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67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博士化率达64%。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特聘专家、省特聘教授、省“333”高层次人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双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0多人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荣获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等9门,省级重点教材14部。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中获奖800余项。学校学生会是全国学联第二十七届主席团成员单位(江苏两所高校之一)。近年来,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考研升学率稳居同类院校前列,众多优秀学子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录取。学校已培养毕业生4万余人,一大批学生考取国家公务员,或被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企、事业单位录用,毕业生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涌现出大批优秀校友。
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百余个实习实训基地,与80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建有车联网产业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基地、金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等10余个产教融合实体。其中,金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基地已建成江苏省首家、国内地级市第一家集教学培训、应急演练、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性、应用性的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基地。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500余项;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1000余篇;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拥有省物联网设备超融合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集成电路可靠性技术及检测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生态系统碳源汇重点开放实验室等5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与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格玛大学、德国斯泰恩拜斯大学、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林业技术大学、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韩国又松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境外20余所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
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将聚焦特色鲜明一流创新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成人民满意的无锡大学开拓奋进!
2024-07-25 01:43:32
2024-09-11 19:13:57
2024-09-10 03:17:10
2024-07-14 10:51:31
2024-09-09 05:23:00
2024-09-10 03:47:12